找到相关内容387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映照安史之乱的唐代民间弥勒信仰实物

    的“灾难和痛苦”;经文本身并没有明显的西北、特别是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色彩,与吐蕃或敦煌都没有什么关涉。将它归于吐蕃占领敦煌时期产生、并称包含着民族大义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何况,相州、魏州距离敦煌相当遥远...

    张子开 张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0678537.html
  • 空海法师: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(中)

    、语言‘与吾灵觉何交涉’啊!也就是说经典只是指月的手指而已,跟实相还是有距离的,不一样啦!当你真正要了悟、要见法、要契入实相,你是要放下那些语言、经典、文字,进入直觉、进入实证...

    空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478554.html
  • 空海法师: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(下)

    嗟末法。恶时世。众生福薄难调制’。   去圣远兮邪见深。魔强法弱多怨害。   这就是说我们距离佛陀、耶稣、老子……,这些智者的时代越远的话,那正法就湮没的越...

    空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478555.html
  • 探究少林“CEO”释永信商业化非常“修炼”

    不能济世,就没价值了,大家也没兴趣。”释永信说。   规划中,一个占地100亩的“少林医馆”就在距离少林寺外3公里的永泰寺附近,在这里核磁共振等设备可能不会出现,更多是教人如何在办公室用禅修的方法...

    何伊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378591.html
  •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众生,距离阿弥陀佛是很远的。善导认为一旦树立了深信之心,就能一心只信佛语,佛经上怎么说就怎么做。但这样一来,也会出现有人利用其他佛经来非难净土信仰的情况。善导认为这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不动摇。其次,要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87860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南宗禅——以敦煌文献为中心

    莫使有尘埃”。 然此偈与弘忍的心性观尚有一定的默契距离,不符合《金刚经》所谓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[③] 的思想,故未得到弘忍的赞同。慧能虽为苦役小僧,但聪颖过人,听人读诵神秀的得法偈后心有所感,但不识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5.html
  • 禅宗语言的种类

    岩居穴处,与尘世保持距离。后来,寄住在律宗寺院。只是到了马祖道一(709~788)之时,方创立自己的禅居,以安禅侣。是为“丛林”。百丈怀海(720~814)再制定详细的丛林生活规范。《祖庭事苑》卷八:“...。广义的“副语言”指无声而有形的现象,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、身势、面部表情、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等,这些也能表示某种意义,一般有配合语言加强表达能力的作用。[125]   广义的副语言,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878755.html
  •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

    脱生死。这种观念,笔者不敢苟同。“了生死与往生,应该是二回事,这中间还有一段的距离。把往生看作了生死,在思想上有点混乱。[17]” 生死是生死死生,生生不已的洪流,包含了从生到死,从死到生的一切。解决...

    果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378764.html
  • 敦煌石窟社会化佛教浅论

    西窟离州城也有一段距离,去那里修堰和上水的僧人们,回来时也要受到设宴欢迎。另外,从后两则记载看,西窟还有敦煌僧团的粮食仓库等设施。西窟的修堰、上水,是敦煌僧团“农禅并重”的证明。同时还有关于支西窟的...

    马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4278780.html
  • 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

    如《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》“尼悟性第二十五”条云:“尼悟性,洛阳人,于衡州遇照梨,发愿念佛万遍。”此尼悟性之归向净土教即是他在衡州行化的证明。法照之去五台山,不过是他在衡州行化的空间距离上更远一点的...

    刘长东

    |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35178897.html